9月22日,A股歷史上連續成交破一萬億元的最高紀錄被刷新至44日。在A股爆量成交背后,公募基金的交易行為被視作主要的推手之一。
據統計數據顯示,偏股型基金近期頻繁調倉,繼此前一周整體減倉1.95后,上周有大幅加倉2.33%。
此外,新基金發行也是熱度不減,截至9月21日,今年以來已有1316只新基金成立,新發基金規模已經達2.28萬億元;而2020年全年新成立基金總量為1398只,新發規模為3.13萬億元。
對此,有市場人士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在居民資產尋求投資出口的背景下,基金公司發行持續火爆,基民正在借道布局公募基金投資A股。此外,前期基金重倉的大消費和新能源板塊接連調整,也對公募基金的調倉換股產生了動因。這些都成為A股成交額持續保持高位的重要原因。
基金上周加倉綜合、汽車和醫藥
據某基金研究中心最新數據,9月13日至17日該周,偏股型基金整體小幅加倉2.33%,當前倉位68.13%。其中,股票型基金倉位上升0.73%,標準混合型基金倉位上升2.54%,當前倉位分別為86.29%和65.71%。
而在9月6日至10日該周,偏股型基金剛剛終結了連續四周的小幅加倉,該周整體減倉1.95%。
據觀察,整體來看,公募偏股型基金小幅加倉,名義調倉與主動調倉方向一致,且主動調倉幅度大于名義調倉。目前,公募偏股基金倉位總體處于歷史高位水平。

行業配置方面,上周基金主要加倉了綜合、汽車和醫藥,幅度分別為2.16%、1.86%和1.23%;基金主要減倉了機械、建材和國防軍工三個行業,減倉幅度分別為1.98%、1.44%和1.02%。

整體來看,基金配置比例位居前三的行業是綜合、汽車和基礎化工,配置倉位分別為5.66%、5.32%和4.26%;基金配置比例居后的三個行業是煤炭、傳媒和鋼鐵,配置倉位分別為0.29%、0.36%和0.55%。

結構性行情將持續發酵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A股成交額連續44日破萬億有兩個原因,第一,說明居民儲蓄正在往資本市場大轉移,給A股市場帶來源源不斷的增量資金。在“房住不炒”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之下,大量的居民儲蓄,通過買基金或者直接開戶入市。第二,市場的交投活躍,牛市的跡象越來越明顯,一般通過持續的放量吸引更多的資金入場,市場的賺錢效應也逐步提高。
“當前市場成交量持續放大之后,可能會給投資者帶來優勢的機會?!睏畹慢堈J為,堅持價值投資至關重要,即使行情出現波動或者突然出現大幅拉升,要做好公司的股東,不要去追熱點追題材。當前市場成交量持續放大,也預示著未來市場的投資機會依然較多,大家對于后市要保持信心。
中歐基金表示,近期的諸多產業政策和房地產行業恒大事件的發酵等因素仍持續制約A股和H股的表現,使得行業的表現缺乏持續性。雖然市場輪動主線和題材熱點似乎在增多,但基本可被總結為低估值(或超跌)疊加某種新驅動因素的模式,近期表現較好的公用事業、資源行業、建筑及券商等均體現出這一特征。
若考慮到醫藥和消費等超跌板塊的反彈,中歐基金判斷近期市場的主線仍偏重防御性和估值修復?!耙驗槭袌龀山粺岫热暂^高,A股市場似乎尚未充分意識到經濟下行壓力??紤]到外圍市場劇烈波動及國慶節前A股成交熱度下降的可能性,當前基本面的下行壓力在未來兩周更容易被市場意識到,節前留意經濟增速預期的變化和流動性環比收緊所帶來的市場波動率提升的風險?!?/p>
在行業配置上,中歐基金認為,當前市場震蕩期也是風格的切換期,建議重視中期的超額收益機會,其中重點關注雙主線的投資機會:一是增量資金對低估值優質公司的價值發現,二是科技、消費和醫藥。
中歐基金表示,在剛兌過渡期即將結束(2021年底)之際,在信用市場風險收益逐漸匹配的背景下,社會資本對股市的偏好有望持續提升??删C合股息率和市現率等指標,優選金融、建筑、公用事業板塊的國資龍頭。
此外,中歐基金預計機構投資者關注仍在科技、消費和醫藥這三個成長主線之中,在經歷了二、三季度的調整后,除汽車外的消費股和醫藥行業整體估值已初步實現回歸,建議關注可選消費龍頭和估值性價比處于歷史均值附近的醫藥細分領域。
浦銀安盛基金認為,過去一周大盤下挫,周期板塊領跌;假期期間全球避險情緒升溫,外盤下跌,投資者對于恒大集團債務違約風險的擔憂顯著上升;對于A股市場而言,外盤向來都是階段性沖擊,預計A股大幅低開后將走出相對獨立的行情,結構性行情將持續發酵。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