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場成交火爆,中證可轉債指數隨之在9月10日攀升至6年高點,但隨后卻掉頭向下,9月16日更是大跌1.72%,創下年內最大單日跌幅,9月17日,該指數盤中又大跌近1%,最終以微跌0.03%收盤。
而拉長時間范圍看,中證可轉債指數年線已經三連陽,那么這到底是“倒車接人”的機會,還是見頂的信號呢?

近期可轉債成交火爆
近期轉債市場整體成交火爆,可轉債品種正越來越體現其“股性”。比如9月17日天能轉債因盤中首次漲幅超30%,而公告宣布臨時停牌。

而此前9月14日,康隆轉債、思特轉債和銀河轉債等三只可轉債也因為盤中漲幅過大而被臨停。
臨停頻出背后,是可轉債市場成交火爆。申萬宏源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市場成交量持續攀升,當前三季度在正股成交額接近的情況下,轉債較去年三季度成交額增加41%。
而有債券交易人士表示,當前轉債市場每日的成交額都維持在800億-900億的高位,而在9月14日,可轉債市場成交量更是創了近期新高,突破了千億。
四大原因引發
而綜合市場觀點看,可轉債成交火爆,有以下四大原因:
第一,總量擴容
首先是總量規模的擴容。有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17日,可轉債累計發行1937.22億元,大幅超過去年同期的1585.06億元。
截至9月15日,A股可轉債存量達到6320.78億,較年初增加989.2億,無論是總量還是增幅都達到5年之最。
第二,正股強勁
其次是正股表現強勁。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表示,“轉債指數的表現與正股市場表現直接關聯,轉債正股等權指數今年年內漲幅也接近20%水平同樣亮眼?!?/p>
以上述天能轉債為例,其正股天能重工,主營風電核心部件塔筒,因此在9月17日收出大號漲停,因此可轉債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
明明認為,“一方面和轉債正股結構密切相關,可轉債發行人財務質量相對優質,有以中小市值公司居多,這一方向與年內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相匹配;另一方面2019年以來轉債市場就進入上行期,連續多年慢漲后轉債市場的估值水平相對合理,給予了市場較大的彈性,可以更好的分享正股上漲紅利?!?/p>
第三,偏債基金表現可圈可點
第三點原因就是,偏債基金表現搶眼,也反向推動了規模的增加,從而令可轉債成交活躍度不斷提升。
申萬宏源的統計顯示,今年轉債基金表現亦可圈可點,截至8月31日,轉債基金收益中位數為13.87%,頭部基金的漲幅已超過30%,全年有望延續過去兩年的強勢表現。
而部分偏債基金甚至跑贏了相當一部分股票型基金。比如2018年成立的易方達鑫轉增利混合基金,年內凈值漲幅高達30%,跑贏了相當一部分偏股類基金。作為一只偏債混合基金,其中報顯示的持倉結構中,債券占比為65.06%,其中重倉債券占比約50.31%,幾乎全部是可轉債。
其中,持有的明泰轉債、精達轉債等6只債券年初至今漲幅超過100%,明泰轉債更是上漲了198.44%。
而不錯的收益,令其規模份額暴增,僅易方達鑫轉增利混合A在二季度規模就環比增加357%。

天風證券認為,“固收+”基金產品的重要投資標的之一就是可轉債,這也提升了轉債的整體需求。預計轉債市場整體估值大概率不會出現明顯壓縮,可能仍將維持高位震蕩,或者即便出現壓縮,壓縮幅度也比較有限,在這種情況下,轉債市場的整體表現更多取決于正股表現。
第四,量化交易
此外被輿論所關注的“量化交易”也是促使可轉債成交火爆的重要原因之一。
純達基金可轉債策略基金經理張一葉表示,“轉債本身的交易制度就是‘T+0’交易,且無印花稅,這成為轉債相對于股票而言的天然優勢。這也使得我們的策略可以利用一些量化的方式,聚焦到更短的交易周期上?!?/p>
不過明明也表示,“轉債市場T+0并不是新鮮事物,一直以來轉債可以實行日內交易。但是賬戶是否可以日內反向還與具體參與方內部規定相關,并不是所有主流機構可以日內反向,特別是公募賬戶難度較大?!?/p>
機構人士:警惕轉債估值風險
而隨著可轉債市場整體走牛,風險也在不斷累積。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正在交易的370多只可轉債中,有10多只債券的價格超過300元,其中恩杰轉債和晶瑞轉債的價格已分別超過546元和498元,而跌穿100元面值的轉債僅8只。

光大固收在研報中表示,截至9月10日,存量可轉債平均價格為123.90元,分位值為99.89%,高于2018年至今的歷史中位數。轉股溢價率為22.90%,分位值為81.87%,處于2018年至今較高水平。其中,中平價(轉股價值為90至110元之間)可轉債的轉股溢價率為22.53%,高于2018年以來中平價轉債轉股溢價率的中位數(13.44%)。
鉅融資產副總裁劉之意表示,轉債估值可能已經存在透支未來正股漲幅的現象,轉債價格達到歷史高點、大多數核心品種性價比已經不如正股。
未來怎么布局?
富榮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監呂曉蓉則表示,鑒于當前轉債市場的估值水平較高,整體倉位仍需趨于謹慎,重點挖掘結構性機會。
呂曉蓉認為,未來結構上繼續推薦以下四條主線:一是穩定型與低價高性價比轉債,高配130元/25%以下溢價率基本面尚可的防御型標的,在市場整體估值高位下增加底倉品種的配置權重。
二是在中游制造板塊中尋找細分景氣度不錯、行業格局好、估值性價比較高的中小市值隱形冠軍。
三是景氣度持續提升的半導體、光伏、鋰電成長板塊轉債,短期調整疊加盈利釋放后,估值吸引力有所提升,仍具備中長期配置價值。
四是供需關系錯配明顯,具備漲價邏輯的細分周期轉債,當前估值水平普遍偏低,建議小倉位適度參與,短期仍有一定的博弈價值。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