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交所政策的出臺,部分擁有大量新三板儲備項目的中小券商歡呼,在堅守多年后,獲得先發優勢,有望實現“彎道超車”機會。
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逐漸發展壯大的中小企業實際上蘊含大量投行業務機會,是券商投行業務競爭的主戰場之一,部分中小券商將新三板業務作為突破口,通過資源集中,單點發力,已經形成自己的競爭力。
但也有中小券商“犯難”。由于前期項目儲備不多,對于是否要全面發力追趕,是否要投入大量人力、資源,公司內部出現分歧。
有人守得云開見月明
當北交所設立消息一錘定音時,一些中小券商新三板人士感慨萬千。據了解,多家中小券商一直將新三板業務視為“彎道超車”機會,是投行收入新增長點。
從目前形勢來看,項目儲備豐富的券商在北交所業務上具有先發優勢。數據顯示,在項目排名中,中小券商占據上風。
根據股轉系統對主辦券商督導項目的統計,截至2020年末,申萬宏源督導家數最多,共有639家。近年來開源證券以“黑馬”姿態出現在新三板,去年以567家督導家數排名第二。安信證券、東吳證券、國融證券分別以332家、315家、314家依次排3-5名。
在精選層已掛牌項目中,截至9月3日,中信建投項目數量最多,共有9家;申萬宏源排名第二,有6家。開源證券、國元證券、安信證券各有4家。
事實上,中小券商的“堅守”過程頗為曲折,主要因為此前新三板改革不及預期,成交低迷,投資者虧損離場,掛牌企業排隊摘牌……隨后有多家券商收縮“戰線”,裁撤新三板部門,并入投行業務,僅少數中小券商至今仍然保留獨立的一級部門開展三板相關業務。
天風證券成長企業投資銀行部副總經理李統超曾接受券商中國記者表示,公司從2013年開始布局新三板業務,從企業規模、利潤還不出眾的時候就開始服務,掛牌、督導、做市、融資,陪伴企業走過三板市場的低迷期,也幫助企業在資本市場上慢慢成長?!拔覀儓允厝迨袌?,更多是我們對行業和標的有研判,我們服務的企業一直堅守在新三板,所以我們也一直堅持服務。此外,在保持成本可控的前提下,我們也不斷提升項目儲備量和落地簽約優質承銷保薦項目?!?/p>
在他看來,新三板業務對頭部券商而言性價比較低,但對于中小券商而言則是可以介入并獲取利潤的市場。中小券商可以在企業規模和利潤還不出眾的階段,就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跟蹤及孵化工作,充分發揮券商行業研究和產業服務的能力,幫助企業賦能,挖掘高成長型的企業,長期陪伴中小企業的成長,提升在中小企業投行業務的集中度,實現保薦業務彎道超車的可能。
“后追者”犯愁
但對于部分儲備項目少的中小券商而言,如今是否要效仿上述券商,將新三板業務作為突破口發起追趕,業內有不同聲音。
在談及未來是否計劃全面發力北交所業務時,一家小型券商投行高管在接受券商中國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內部有分歧。支持聲音認為應把握好重大政策機遇開展業務,努力彎道超車;反對聲音則表示前期儲備項目不多,如今再全面投入人力和資源,成本消耗較大。
“主要是看北交所市場空間到底又多大,”該名投行高管談到,“隨著北交所落地,我們預計未來A股上市公司數量會上升很快,目前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合計已有4000多家上市公司,而美股市場有7000多家上市公司。未來A股上市公司總量會達到一個穩定狀態,反推來算,北交所會有多少家上市公司;而中小券商在這當中究竟能分多少市場份額,我們心中打問號?!?/p>
一家中型券商投行人士也表示“不容易”,“我們目前在梳理新三板項目,但尚未見到要全面投入人力財力的動靜。我們不可能放棄北交所業務,畢竟涉及IPO承銷保薦,但當年裁撤場外市場部也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現在是否要重新全面發力不好說,還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看?!睋浾吡私獾?,其供職券商在新三板業務上曾“小有名氣”,但在新三板低迷階段時也選擇收縮布局,裁撤場外市場部,將新三板業務并入投行中,目前督導的新三板項目不多。
華東一家券商投行人士談到,對于過去幾年持續深耕新三板業務的券商來說以北交所業務作為投行業務的突破口,的確是彎道超車契機,但對于已經退出新三板業務的券商來說,重新招兵買馬需要一定時間。
相關報道
備戰北交所!券商緊急“調兵應戰” 新三板人才需求大增 “死盯”潛在項目
錨定北交所戰場 銀行軍團也來了!四大打法浮出水面 傳統審貸邏輯生變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