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馳汽車的量產時間又一次陷入不確定。
日前,恒大汽車披露2021年半年報業績。上半年實現收益69.23億元,同比增長53.5%;凈虧損47.87億元,去年同期虧損22.74億元,虧損擴大96.25%。報告期內新能源汽車部分收入為3698萬元,同比下降30.22%。
關于虧損大幅擴增,官方歸因于健康業務毛利減少,此外公司正處于拓展新能源汽車業務的投入階段,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市場推廣費用及研發投入增加。
恒大汽車官方表示,公司研發的恒馳汽車量產正進入最后沖刺階段,假如在短期內缺乏進一步資金投入,新能源汽車量產時間表有可能需要推遲。
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告訴財經網汽車,種種跡象表明恒大汽車的新能源汽車量產計劃或是在唱“空城計”。結合相關時間節點分析此前量產計劃信息的發布,恒大汽車的動作目的或在于吸引新投資者以啟動下一輪融資,畢竟其目前資金壓力很大。
新能源收入縮緊與現金流挑戰
今年上半年,恒大汽車新能源近3700萬元的收入約占總營收0.5%,相較于2020年末的1.21%,該部分收益再度收縮。而總營收約99.5%為健康管理收益,達68.86億元,此項業務依舊為恒大汽車主業。
恒大汽車前身恒大健康。天眼查APP顯示,中國恒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原名恒大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健康管理的公司。該公司經營兩個分部。健康管理分部的業務包括互聯網+社區健康管理、國際醫院、養老及康復產業、醫學美容和抗衰老,以及銷售養生空間。新能源汽車分部從事研發、生產和銷售新能源汽車,包括銷售鋰電池和汽車組件,以及提供技術服務。
公開資料表明,自2017年中國恒大依托恒大健康為載體布局汽車版塊業務。2020年8月,恒大健康更名為恒大汽車。
恒大汽車半年業績報指出,新能源收入縮緊主因在于電池銷售收益減少??凸S按照新電池產品改造升級,在報告期內繼續清理原有舊型號電池庫存。
費用支出方面,2020年上半年恒大汽車銷售及營銷費用為7.47億元,而2021年上半年這一數據增至14.51億元,增幅94.21%,官方稱資金主要用于新能源廣告開支。此外,以新能源汽車研發費用為主的行政費用較去年增長近50%。有數據統計稱,恒大收購核心技術及研發費用累計271億元。
當前恒大汽車面臨現金流挑戰。官方表示,在養生谷及新能源汽車生活空間配套中,公司有延遲支付供應商和工程款情況,導致部分相關項目停工。目前在政府的協調支持下,公司正在積極爭取項目復工。但假如有關項目未能復工,可能存在對項目減值及影響流動性的風險。
恒大汽車資金短缺問題已不是新聞。為應對此風險,官方于8月上旬表示,已與第三方投資接觸商議出售部分資產,但目前尚未有明確進展消息披露。
公開信息顯示,恒大汽車市值在今年一度飆至7000億港幣,但隨后連跌。截至發稿前,恒大汽車H股收盤價6.150元,市值499.74億元人民幣(600.79港幣)。
量產接連推遲
恒大汽車其實是標準的“富二代”。公開資料顯示,相較于新勢力使出渾身解數籌措資金,恒大汽車對新能源業務的投資手筆是三年內近450億美元。
半年業績報明確表示,假如在短期內缺乏進一步資金投入,新能源汽車量產時間表可能需要推遲。這意味著,今年3月恒大汽車宣布的量產目標,“將在今年下半年啟動量產,2022年進行交付”,又一次陷入極大的不確定。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8月,恒大汽車官方聲稱要在三年內投生產100萬輛汽車。在2020年半年報業績會上,官方表示新能源汽車產品預計2021年上半年試生產,力爭2021年下半年量產。但不久,這一目標又變更為:2021四季度啟動生產,2022年正式量產。
目前,恒大汽車共發布9款車型,覆蓋轎車、SUV、MPV各車型。上海車展期間,恒馳1-9排列在展臺前,悉數與公眾見面。
為完成產能目標,恒大汽車官方表示,爭取推進天津、上海、廣州等整車研制基地及揚州、鄭州等零部件研制基地的正式投產工作。
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表示,恒大汽車完成產能目標的不確定性很大,有幾個疑點。首先,按車企(新勢力)的正常節奏,試生產前會有工程車亮相。比如拜騰汽車于宣布交付前一年,便在體驗店中展示工程車。反觀恒大汽車,在上海車展一口氣展示了9款車,但并未建體驗店展示工程車。其次,恒大汽車的規劃并不清晰,也未向公眾展示其實際階段性成果。比如,恒大汽車在上海、廣州分別建設工廠,兩工廠的分工是什么?工廠的生產線情況如何?第一款車是在哪家工廠投產?試生產的車型包括那幾款?官方宣布的計劃更趨于廣告或公關語,讓外界認為其造車進度順利,新車即將上市,以推動股價與市值。種種跡象表明恒大汽車的新能源量產計劃或是在唱“空城計”。結合相關時間節點分析此前量產計劃信息的發布,恒大汽車的動作目的或在于吸引新投資者以啟動下一輪融資,畢竟其目前資金壓力很大。
(文章來源:財經網)